您的位置:首页 >专题专栏>清廉学校建设>清廉文化>详细内容

清廉文化

八桂古代清官廉吏|叶兰:政绩灿然,清廉如洗

来源: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:2022-10-17 16:27:06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       叶兰,字澹园,榆林人,清代著名书法家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)举人。后补官学教习,继授内阁中书,出任安庆同知,后升迁池州、颍上二府知府、泗州知府、 广西平乐同知,继任浔州知府(今广西贵港桂平市)等。

 

决狱治政,皆有功德

 

  清乾隆年间,叶兰通过参加乡试考中举人。不久后,他即调京充任官学教习。在担任内阁中书一段时间之后,叶兰出任安徽省安庆府同知。

 

  叶兰到任后积极作为,深得安庆府知府的信任和好评。因为对叶兰清廉刚毅的能力赞赏有加,认为他是一个得力能干的好助手,所以,知府经常以下属州县疑狱、要案,令叶兰分析和审理,提高办案效率,维护百姓利益,伸张社会公平正义。

 

  叶兰得到上司的信任,更加勤恳履职。为了破案,他经常微服私访,探明案发源头及相关情理。在掌握各方证据后,叶兰做到限时处置,当堂裁决。由于前期工作做得深入,证据周全,所以,当事人都认为叶兰处决案件公平公正。

 

  叶兰把这种为民着想、探求案件真相的做法延续下去,后来调任安徽池州、颍上二府知府时,赢得了“决狱治政皆有功德”的口碑。

 

  在安徽从政后,叶兰调任山东省泗州知府。到任后,适逢淮水暴涨,所属五河、盱眙等县,皆被洪水淹浸。洪退之后,当地又遭严重的蝗灾,这导致了老百姓流离失所,饥不果腹。在此危难之时,叶兰一到任就争取大量支援,通过发放赈济物资救民于水火。同时,他还日以继夜地深入灾区考察,积极发动灾民进行家园重建,根据实情制定施治策略。经数年的根治,虽然受灾严重,但是因为叶兰治理有方,老百姓慢慢地过上了安定的日子。

 

创立义学,清廉如洗

 

  叶兰在山东省泗州知府任上,由于目睹水患之害,所以,他重视对水利设施的兴建。他发动百姓行动起来,一边进行家园的重建,一边根据地情实际倡导水利兴建。叶兰通过在各地大兴水利建设,提升了辖区的防洪能力,为避免灾难重演付出了巨大心血。

 

  修建书院,创立义学。叶兰注重对文化教养的推广,从政之余,他主持编修泗州志书,带头倡导礼学,带头勤勉劳作。通过叶兰以身作则、勤廉作为,呈现了“百废俱兴,政绩灿然”的局面。由于叶兰政绩显著,所以,他在当地深得民望,群众的信任度很高。

 

  在任上,由于遇到母亲病丧,按照清律,叶兰卸任守孝。此时,叶兰身边的幕属等才发现,这位身居高位的知府竟然多年来全无积蓄,清廉之至,囊空如洗。

 

  孝期满了之后,叶兰选任为广西平乐府同知、浔州府知府,上任后他依然重视民生,常到群众中去,既发展生产,又重视教化,坚持以勤廉之风、担当作为之举赢得同行称道。

 

报效家乡,传为佳话

 

  叶兰热心地方公益事业。在家乡居住时,他先后为家乡的公益事业乐于捐款,并把从政期间的远见带回家乡,通过与地方人士合力,一起开河拉沙,兴修水利,解除了家乡榆林黄沙蔽城之危。

 

  叶兰还创立义田,以备荒年账恤之资。同时,鉴于榆林城文化落后,叶兰发动乡里人士一起努力,在城南创立义学,建筑学舍,聘请了名师,致力于培养地方人才。

 

  嘉庆十五年(公元1810年),看到城中文昌阁损毁严重,叶兰人等捐资对阁楼进行全面修复。文昌阁原上层“五星会垣”的匾额就是叶兰所题,其子叶霖在中层题“天下宗师”,下层其孙叶沅又书“文昌阁”。祖孙三代的墨宝荟萃于文昌阁,在当地传为佳话。文昌阁兴建,也见证叶兰等榆林文人庶士对文化绵延的重视,这对社会风尚起到良好引导作用。

 

  每年乡考会试时,作为地方名人的叶兰还主持仪式,给学子发放布衣一套,作鼓励讲话,以此奖励和扶助后学。为让后学得到发展,叶兰在京办理公务之余,设立榆林会馆,便于家乡人赴京居住、聚集会合和共同交流学习等。叶兰为官清正,崇学助教,热爱家乡,既影响带动了一方人才,也推动了榆林人才聚集、壮大和文化传承发展。


终审:清廉柳职专题
【打印正文】